更新日期:2010/08/10 04:11

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在國內學界首開先例,利用兩段非致癌基因,成功使臍帶血管的內皮細胞轉化成俗稱「萬能幹細胞」的「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」(iPS),理論上具分化成多種細胞、組織與器官的潛力。研究人員認為,可望減輕致癌疑慮。

 

用兩段非致癌基因 轉化臍帶血管細胞

 

目前科學界公認最具分化能力的幹細胞是胚胎幹細胞,但胚胎是生命發育源頭,相關研究需破壞胚胎,引發倫理與法律爭議,因此近年科學界研發iPS,希望取代胚胎幹細胞,夢想有朝一日,能誘導培育出各種神經與臟器的細胞,修補受損組織,治療神經損傷、中風、糖尿病等疑難雜症。

 

國衛院副研究員顏伶汝表示,全球第一株iPS,是由日本京都大學學者山中伸彌在二○○六年發表,利用普通皮膚細胞,以OCT4、SOX2、c-MYC、KLF4四段基因誘導而成,其中c-MYC與KLF4是致癌基因,增加致癌變數。

 

國衛院與台大合作 避胚胎幹細胞爭議

 

國衛院團隊與台大醫院婦產部合作,經九個月研究,以臍帶血管內的「臍靜脈內皮細胞」,導入OCT4、SOX2兩段非致癌基因,便可成功培育出iPS,八月六日已發表在心血管領域的ATVB期刊的官方網站。

 

顏伶汝指出,人出生後臍帶就會丟棄,但臍帶血管內皮細胞比較原始,即便用他人臍帶培養的細胞株,也相對不易排斥;也有幹細胞學者認為,是否排斥,恐怕需要更多證據、長期觀察才能證明。

 

而在今年七月的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」,發明iPS的日本學者也已發表以非致癌的l-MYC基因取代c-MYC基因的論文,部分學者認為,該研究使用更易取得的皮膚細胞,可避免排斥問題,更具臨床運用潛力。

 

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曾啟瑞表示,iPS與胚胎幹細胞類似,因分化能力太強,有如一刀的兩刃,細胞的生長不易控制,一不小心仍有變成畸胎瘤、神經母細胞瘤的風險。

 

台北榮總教學研究部主治醫師李光申表示,樂見國衛院此一研究成果,但iPS要用於臨床,還有相當多瓶頸需要突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pershinget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